过往三年的特殊环境,可谓一次极限测试,网商银行在逆境中的稳健表现,证明了新兴科技银行的强大生命力。
作者:董云峰
编辑:叶冬
小微金融攻坚战继续升级。
【资料图】
4月27日,银保监会对外公布《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》,明确重点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,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,增加信用贷款投放。
作为一直专注于小微金融的补位者,网商银行最新披露的2022年报显示,截止到去年末,网商银行小微信贷客户超过5000万,小微融资成本下降61bp,连续5年下降。
在去年经济发展下行,小微经营环境错综复杂,经营风险提升的背景下,网商银行在继续保持全年稳健经营的基础上,实现资产规模、贷款、存款、营收和净利润均稳健增长。
具体而言,2022年网商银行资产规模达4411亿元,贷款、存款双增近30%,年营收157亿,实现净利润35亿,发放贷款及垫款2282亿,同比增长29%。
从资产质量来看,去年网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.94%,相比于2022年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2.18%,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;考虑到其业务均为无担保纯信用贷款,这样的资产质量更显难得。在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之间,网商银行找到了平衡点。
自2015年开业以来,网商银行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科技驱动之下的错位发展道路,其作为“科技银行”与“补位者”的两大标签,正在深入人心。
一家没有线下网点,仅有不到2000名员工的银行,何以服务5000万小微用户?
答案是技术。网商银行作为一家专注于服务小微的银行,科技是其业务发展的唯一路径和核心竞争力。
IDC发布的《2022小微金融科技白皮书》也提到,2022年,超过50%的中国经济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或受到数字化的影响,数字技术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提升银行高效服务小微企业的核心路径。
财报显示,在2022年,网商银行依然保持了33%的科技投入增速,高于营收13%的增速,占比进一步提升。这样的增速以及力度,在金融业并不多见。
在核心技术的加持下,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,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领先优势继续扩大。而与业内普遍的抵押模式不同,网商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均为纯信用贷,效率更高、负担更轻,对经济下行期间小微企业保持稳定经营尤为重要。
更重要的是商业可持续。过往三年的特殊环境,可谓一次极限测试,网商银行在逆境中的稳健表现,证明了新兴科技银行的强大生命力。
受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,去年网商银行的不良率有所上行,但是仍然低于去年4月央行公布的行业平均普惠型小微贷款不良率(2.18%),且资本充足率依然保持较高水平。这背后,正是长期坚持投入的风控科技,为网商银行保持稳健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在保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,网商银行所探索的科技路径逐渐清晰,不断深入到小微所在的产业、场景中去,通过技术还原其经营关系和经营状况,不断完善小微的信用画像,从而得以持续推进业务模式创新,为小微群体提供更高额度、更低成本的金融支持,以及数字化经营支持。
过去一年里,网商银行在小微智能风控,农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关键领域均有所突破。
其中,用于农村金融的“大山雀”,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,为经营性农户提供贷款,去年将果园、大棚等形态纳入可识别范围,累计已为120多万种植农户提供便利的数字信贷支持。
用于数字供应链金融的“大雁”,将图计算等技术应用于风控,为品牌上下游的小微经销商、供货商、零售门店提供贷款等综合金融服务。截至2022年末,签约接入的品牌企业已超过1000家,并进入电动出行、光伏、医疗健康等行业,支持专精特新、国产替代等领域的小微企业。
此外,智能风控系统“百灵”通过识别用户提供的碎片化信息,还原其真实经营情况,从而给予精准的授信,已能支持70多种自证任务,超过600多万客户使用,成功提额客户,平均额度提升4.5万元。
作为小微金融科技的重要探索者,网商银行不断跨越“无人区”,其实践对全行业亦有借鉴意义。
去年9月,人民银行印发《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》,要求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,合理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创新风险评估方式,提高贷款审批效率,拓宽小微客户覆盖面。
从服务的小微数量来看,网商银行被视为全球最大的小微银行。
但就贷款余额而言,网商银行与国有大行不在一个量级上,后者是绝对的中流砥柱。据银保监会披露,2022年末,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3.57万亿元,其中,国有大行余额为8.6万亿元,市场份额达到36.5%。
不过,由于业务模式和资金成本上的显著差异,大中型银行的小微业务,一般单笔金额较大,平均每笔贷款金额在数十万元甚至超过100万元,但在实际中,大部分的小微群体,其贷款需求在数万元甚至是数千元的级别,同时他们往往征信信息有限、缺乏抵押物,因此大中型银行很难覆盖到。
这正是作为补充者的网商银行重点关注的“空白市场”和“薄弱地带”。近年来,网商银行的正面外部性正在逐渐显现,通过错位发展,专注小微、科技驱动的战略定位,其对金融系统的补充作用正在得到充分体现,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。
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数据是,在网商银行当年新增贷款客户中,超80%为首次在商业银行取得经营性贷款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,网商银行持续加强对偏远地区和金融服务薄弱区域的服务力度。2022年与全国1200个涉农县域开展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合作,近50%服务用户来自县域。累计发放贷款增速最快的10个省份中,7个来自于中西部。
与此同时,网商银行瞄准小微金融薄弱地带,利用其规模效应在银税银担合作、小微绿色金融和小微综合金融方面取得突破,与政府、合作机构共同服务好小微群体,并在这些细分领域保持或扩大领先优势。
年报显示,网商银行连续三年为全国工商联指导的“助微计划”的发起银行,三年来120多家同业金融机构参与到“助微计划”中,一同服务和支持了数千万小微经营者。
从政企合作来看,超过32家省级税务局与网商银行开展银税互动业务,合作政府性担保公司已覆盖21个省市,在银税互动与政府性担保业务的覆盖范围仅次于国有大型银行。
在绿色金融方面,去年网商银行助力国家“双碳”目标,推动《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,让小微绿色金融有标可依。截至2022年末,网商银行已累计完成623万家小微企业的绿色评级,并累计为42万小微提供绿色利率优惠。
以票据贴现业务为突破口,网商银行的综合金融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发展。“网商贴”有效解决客户小额票据贴现流程复杂、资金到账慢等痛点,全年贴现客户数超过5.4万户,位列市场第一。
此外,年报还显示,2022年网商银行获得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持,帮助小微经营者抵御疫情影响,恢复经营活力。
标签: